集中充電發卡系統產品發布
核心價值:解決隧道施工場所的人員定位卡的充電與強制佩戴的管理痛點,當前模式下,卡片充電基本由工人自主充電,經常出現卡片電量低和電量耗盡的問題,由低電量引發定位卡在隧道內的定位精度,信號丟失問題;在人員強制佩戴卡的檢測手段同樣依賴定位基站與卡片的通信,因此存在人員沒有按要求佩戴,佩戴檢測不準,門禁權限不準等問題。隧道定位智能發卡機能有效解決以上痛點。
【1、核心功能介紹】
一、人員自主實名認證與進退場管理:
施工現場人員可通過身份證讀取或人臉識別兩種方式,自主完成登記入場與離場操作,無需人工干預,實現人員進出流程的便捷化與規范化,有效提升身份核驗效率與準確性。
二、車輛自主化入場登記與退場處理:
支持施工車輛(如工程車、材料運輸車輛等)自主完成入場信息登記與退場流程辦理,減少人工登記環節的耗時,避免車輛在出入口擁堵,保障施工現場車輛通行順暢。
三、訪客臨時登記與定位卡智能管理:
針對臨時訪客,系統可快速完成身份登記,并自動發放定位卡;訪客離場時,支持定位卡便捷歸還,實現訪客從登記到卡片回收的全流程閉環管理,同時通過定位卡實時掌握訪客在現場的活動軌跡。
四、定位卡集中式充電管理:
配備定位卡專用集中充電設備,可對回收后的定位卡進行統一充電維護,確保每一張定位卡時刻保持高電量狀態,避免因卡片電量不足導致的定位失效問題,保障現場人員(含訪客)定位功能穩定運行。
五、人臉識別聯動最優發卡與門禁權限綁定:
依托人臉識別技術,系統可自動篩選電量充足的定位卡優先發放,實現 “人卡精準匹配 + 最優電量分配”;同時,在發卡過程中自動關聯對應人員的門禁權限,無需額外操作,即可完成人員權限配置,提升管理效率。
六、零流程定位卡歸還機制:
采用 “即插即還” 設計,訪客或現場人員只需將定位卡插入指定回收端口,系統便自動識別并完成歸還操作,無需繁瑣的確認步驟,極大簡化卡片回收流程,降低操作門檻。
七、BI 大屏實時統計與可視化分析:
通過 BI(商業智能)大屏,實時展示施工現場人員進出數量、車輛通行頻次、訪客登記數據、定位卡使用狀態等核心信息,并生成多維度統計報表(如人員工種分布、車輛進出高峰時段等),為項目管理人員提供直觀、精準的數據支撐,助力決策優化。
【2、設備參數】
一、發卡卡槽配置:
配備80 位大容量卡槽,可滿足施工現場人員(含訪客)定位卡的集中存放與高效管理需求,減少因卡槽容量不足導致的頻繁補卡操作,保障發卡流程連續順暢。
顯示屏幕規格:搭載 21.5 英寸觸控屏,屏幕尺寸適配現場操作場景,觸控響應靈敏,支持人員、車輛登記信息的直觀顯示與交互操作(如信息確認、流程選擇等),提升用戶操作便捷性。
二、屏幕分辨率參數:
分辨率達 1920*1080P 全高清標準,可清晰呈現登記界面、操作指引、設備狀態等內容,避免因畫面模糊導致的操作失誤,尤其適配強光或昏暗等復雜現場光線環境。
三、人臉識別模塊:
集成專用人臉識別模塊,與系統人員實名認證功能深度適配,可快速捕捉人臉信息并完成身份核驗,為人員自主進退場、定位卡精準發放提供核心技術支撐。
攝像頭配置:搭配 500 萬像素高清攝像頭,具備高感光與細節捕捉能力,即使在施工現場復雜光線(如逆光、弱光)下,仍能清晰采集人臉圖像,保障人臉識別的準確性與穩定性。
四、核心硬件性能:
采用 Intel i5-5200U 處理器,搭配 8G DDR4 內存與 256G SSD 存儲,具備強勁的數據處理與運行能力,可高效支撐系統多任務并發(如人員登記、車輛信息處理、定位卡管理同步進行),避免因硬件性能不足導致的系統卡頓,保障整體運行流暢性。